《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宗三经之一,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全经简明扼要,直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并教导众生以信、愿、行三资粮念佛求生净土。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大众开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经启示众生以持名念佛,发愿往生净土为解脱轮回之捷径,亦为成佛之直道。
《楞严经》是佛教禅宗的重要经典,以阿难尊者被摩登伽女迷惑为缘起,释迦牟尼佛为众弟子宣说如何返闻自性、见性成佛之道。经中详述七处征心、十番显见,逐层剖析五阴魔境,揭示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明真心,并阐明持诵楞严咒可破除魔障、护持正法。《楞严经》教导修行者从迷惑颠倒中回光返照,以不生不灭的真心觉悟本性,从而圆满解脱、生死自在。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 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解脱彼岸。 《金刚经》全文没有出现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伏?《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
若有人闻般若波罗蜜多一四句偈,信解受持、其福胜彼供养恒沙诸佛
若有人闻般若波罗蜜多一四句偈,即能灭除无量生死重罪不堕三恶道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600卷 共修
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首佛陀宣说: “若有人闻般若波罗蜜多一四句偈,信解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其福胜彼供养恒沙诸佛。” 2. 灭无量劫罪障:哪怕只是恭敬听闻一句般若,即能灭除无量生死重罪。 3. 不堕三恶道: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听闻般若法门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 4.速证无上菩提:般若为一切菩萨成佛之母,能引发大悲、大智、大愿、大行。 5. 获得护法天众护持:一切天龙八部、护法善神、十方诸佛皆护念听般若者。 6. 智慧增广,转识成智:听闻般若,能破诸妄执,开启般若正智,乃至五眼圆明。7. 速断一切烦恼执著:般若如剑,能斩断一切实执、我执、法执,是修空性之根本。
8. 龙树菩萨在《中论》中言:“依般若而入空性,空故无执,乃至得道。” 9. 玄奘大师翻译《大般若经》时,日夜恭敬顶礼,誓愿以般若智慧度一切众生。 10. 宗喀巴大师更说:“若不依般若深义修学,成佛之路永无可能。”
欲报名参加听闻圆筑法师实时讲课者,请加微信,或直接入群!
We use cookies to analyze website traffic and optimize your website experience. By accepting our use of cookies, your data will be aggregated with all other user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