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经论
    • 《心经》
    • 《宝性论》
    • 《楞严经》
    • 《中观庄严论》
    • 《阿弥陀经》
    • 《佛子行释》
    • 《天台四教》
    • 《唯识二十颂》
    • 《大乘庄严宝王经》
  • 修行
    • 观修引导
    • 修法开示
    • 闭关要决
    • 修行教言
    • 抉择二无我
  • 筑音
    • 《朝圣》
    • 《不离不弃》
    • 《远唤上师》
    • 《愿》
    • 《苗芽》
    • 《一生誓言》
    • 《雪域怙主·莲花生》
    • 《上师请您加持我》
    • 《忘却繁华》
    • 《圣大解脱经赞佛偈》
  • 筑词
    • 《归途》
    • 《观海空音》
    • 《慈悲如海》
    • 《般若心灯 》
    • 《一念之间》
    • 《愿你》
    • 《眉宇之间 》
    • 《月光皎洁》
  • 歌曲
    • 《太阳之父》
    • 《心中暖阳》
    • 《胜利之歌 》
    • 《日月光》
    • 《寿自在》
    • 《生生世世》
    • 《与您无别》
  • More
    • Home
    • 经论
      • 《心经》
      • 《宝性论》
      • 《楞严经》
      • 《中观庄严论》
      • 《阿弥陀经》
      • 《佛子行释》
      • 《天台四教》
      • 《唯识二十颂》
      • 《大乘庄严宝王经》
    • 修行
      • 观修引导
      • 修法开示
      • 闭关要决
      • 修行教言
      • 抉择二无我
    • 筑音
      • 《朝圣》
      • 《不离不弃》
      • 《远唤上师》
      • 《愿》
      • 《苗芽》
      • 《一生誓言》
      • 《雪域怙主·莲花生》
      • 《上师请您加持我》
      • 《忘却繁华》
      • 《圣大解脱经赞佛偈》
    • 筑词
      • 《归途》
      • 《观海空音》
      • 《慈悲如海》
      • 《般若心灯 》
      • 《一念之间》
      • 《愿你》
      • 《眉宇之间 》
      • 《月光皎洁》
    • 歌曲
      • 《太阳之父》
      • 《心中暖阳》
      • 《胜利之歌 》
      • 《日月光》
      • 《寿自在》
      • 《生生世世》
      • 《与您无别》
  • Home
  • 经论
    • 《心经》
    • 《宝性论》
    • 《楞严经》
    • 《中观庄严论》
    • 《阿弥陀经》
    • 《佛子行释》
    • 《天台四教》
    • 《唯识二十颂》
    • 《大乘庄严宝王经》
  • 修行
    • 观修引导
    • 修法开示
    • 闭关要决
    • 修行教言
    • 抉择二无我
  • 筑音
    • 《朝圣》
    • 《不离不弃》
    • 《远唤上师》
    • 《愿》
    • 《苗芽》
    • 《一生誓言》
    • 《雪域怙主·莲花生》
    • 《上师请您加持我》
    • 《忘却繁华》
    • 《圣大解脱经赞佛偈》
  • 筑词
    • 《归途》
    • 《观海空音》
    • 《慈悲如海》
    • 《般若心灯 》
    • 《一念之间》
    • 《愿你》
    • 《眉宇之间 》
    • 《月光皎洁》
  • 歌曲
    • 《太阳之父》
    • 《心中暖阳》
    • 《胜利之歌 》
    • 《日月光》
    • 《寿自在》
    • 《生生世世》
    • 《与您无别》

《中观庄严论》

《中观庄严论》是由静命论师所造。是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总的庄严的一部大论典,注释由全知麦彭仁波切撰著。称《中观庄严论释》,也叫做《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

所谓的“中观”,有文字中观、基中观、道中观、果中观;或者将其解释为“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的含义,通过弥勒菩萨和龙猛菩萨的智慧可以开显,其中,直接含义以龙猛菩萨的《中观六论》进行解释;隐义或间接含义,则以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或《宝性论》来解释。现在我们所讲的范围,主要是从般若波罗蜜多直接的角度而言。宣讲佛陀智慧波罗蜜多究竟密意的论典,有龙猛菩萨的《中观六论》以及后来的许多中观论典,在所有的这些论典中,《中观庄严论》被称为所有自续派和应成派的庄严。

这里的“庄严”,有自性庄严、装饰庄严、开显庄严几种。中观远离一切戏论的本来意义,就是自性庄严;对此本来意义,通过各种推理进行严饰,叫做装饰庄严;中观原有的、隐藏的意义,通过不同的教证、理证开发出来,叫做开显庄严。通过这部论典,在世人面前完全可以开显出来,让无数的智者生起欢喜之心,因此,也可以将其称为庄严。因为这部论典已经解释了中观自续派的一切观点,又解释了中观应成派的一切观点。也就是说,依靠这部论典,完全能通达释迦牟尼佛所讲第二转般若法门的究竟意义。而具足断除人们相续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以及从轮回中获得救护两种作用的善说,则被称之为“论”。这就是所谓的“中观庄严论”的含义。

“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文殊上师是指麦彭仁波切的金刚上师———蒋扬钦则旺波。后面结文的小字也明显讲到,当时蒋扬钦则旺波拿出了印度和藏地的很多讲义,让麦彭仁波切一定要给《中观庄严论》写一部注释。麦彭仁波切根据金刚上师的教言,按照金刚上师的吩咐写下这部注释。后来,交给他老人家的时候,蒋扬钦则旺波非常欢喜。正因为使金刚上师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并且宣说了中观方面的殊胜教言,由此才称之为“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

《中观庄严论》圆筑法师释义音频
《中观庄严论》圆筑法师释义视频
《中观庄严论释讲解》索达吉堪布传讲全课程
Download PDF

Copyright © 2025 文殊友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 Home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We use cookies to analyze website traffic and optimize your website experience. By accepting our use of cookies, your data will be aggregated with all other user data.

Accept